經 文:創世記十九:20~22
聖經裡面告訴我們許多有關當注意小事、小細節的事,聖經說:【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;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】(路十六:10)。如果我們想要在屬靈的生命有更新,想更多經歷神的同在,就不要輕看生活中的小細節,人看外表神卻看人的內心。今天我們要從三座小的城市,來思考我們與主的關係。
Ⅰ、瑣珥小城(創十九:20~22)
神要審判所多瑪與俄摩拉這兩個大城,早在創世記十三章已經記載這兩個城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。可是,當時亞伯蘭讓羅得選擇要住山地或平原,羅得所選擇並沒有考慮這兩個繁華的都市充滿罪惡,等到羅得在這城市已經根深蒂固,也已成家立業,有可能放棄這一切而離開嗎?聖經說:『羅得遲延不走。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,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,並他兩個女兒的手,把他們領出來,安置在城外』(創十九:16)。神因著亞伯蘭的代禱,要拯救羅得一家人,還特別差派兩位天使去把他們帶出來,羅得一家人拖拖拉拉的不想離開,如果不是兩位天使拉著他們的手,可能這一家人都會死在所多瑪與俄摩拉這兩個城裡面
呢?天使領他們出來後要他們往山上逃,天使告訴他們應當注意的三件事情:一、不可回頭看:在二十六節就看到羅得的妻子回頭看,變成一根柱子,可見神所訂規的事情一定會成就,讓我們學習神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。二、不可站在平原:羅得喜歡平原,這也就是他的致命傷(創十三:11),那一條路不可行,神一定會給他一條出路,我們應該學習多去了解神的旨意是什麼。三、往山上逃去:神在我們遭遇困難時,一定會給我們開出路,神要他們盡力往山上逃,因為神要滅那兩座城。我們的神是一位有豐富憐憫的神,當羅得要求不要到山上只要逃到瑣珥小城就好,天使也答應他。後來羅得又怕住在瑣珥,而逃到山上。可見這個人常常三心兩意,改變來改變去,或許他只考慮體貼自己的肉體需要吧!從這件事情讓我
們看見,不要以為說這不是神答應羅得嗎?神也答應以色列人吵著要立王,但是我們知道是因為他們硬柪要立王,這不是神的本意。神也答應希西家王讓他多活了十五年,但是他卻在這十五年生了瑪拿西,而瑪拿西所行的盡都是惡。羅得逃到山上在山上與兩個女兒發生了亂倫的罪,這是很羞恥的事但也提醒我們,不要小看事情的大小,我們對小事常常不在乎,只在意外表看得見的事卻忽略內心微小的事。
Ⅱ、艾城小城(書七:2~5)
以色列人剛剛打敗了耶利哥城,從約書亞記讓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沒有用一兵一卒,只有繞行了十三次的城池,神就讓整個耶利哥城倒塌。【驕者必敗】這句成語就正好在以色列人看見了,當他們面臨第二個城叫做艾城,以色列人還在勝利的美夢中,又那些去刺探軍情的人回來報告,那個城是很小的城,只要二三千人去攻打就夠了,可見他們的心態以為耶利哥城都能夠輕而易舉就拿下,艾城更不在話下了。以色列人不知道他們已經有人犯罪,亞甘取了神所要滅絕之物,他以為神不知鬼不覺,拿了這些東西有什麼不可以呢?我們也常常會誤以為那些小事或大家都認為無所謂的事,可能有違背神的旨意,難道我們也要去做嗎?我們知道以色列人結果他們被殺了36人,他們哭成一團。當他們探求失敗的原因時,找出原來是因為亞干取了當滅之物。
我們千萬不要有輕敵之心,也不要以為已經得勝了,往往失敗是在剛剛得勝之後便成失敗了,因此,我們應該常常帶著戒慎恐懼的心來服事神。
Ⅲ、伯利恆小城(彌五:2~3)
彌迦是一位具有強烈信心,而且勇敢的宣講神的信息。他說:『至於我,我藉耶和華的靈,滿有力量、公平、才能,可以向雅各說明他的過犯,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惡』(彌三:8)。彌迦的時代與國家情況是這樣:在約坦統治下的的猶大是生活極為奢侈糜爛。貪婪多慾的地主使用他們的權威欺詐貧民,他們奪取貧民的財產,甚至將寡婦逐出家宅。各式各樣的不公平均出現在個時代裡面,致使富人將貧民剝削殆盡。希西家企圖改善此種局勢,然而他在位期間,甚至每況愈下,百姓彼此不信任,耶路撤冷變成政治腐敗之城邑。國王的顧問們在忠告之意見分歧,有些人則勸勉他投降亞述。掌管律法者濫用權威,貴族掠奪低階屈民眾,判官接納賄賂。先知為奉承富豪而說預言,祭司為雇價而施訓誨(第二章)到處洋溢著紙醉金迷的罪惡慾望。國家的有錢雇主蔑視審判的思想,他們摒棄公義和宗教,以便生意暢行無阻,而且財富源源不絕。彌迦此時出現於猶大為先知,而竭力呼召全國,悔改認罪歸向神。
在彌迦書五章第二與第三節說:『伯利恆、以法他啊,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,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裏出來,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;他的根源從亙古,從太初就有。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,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。那時掌權者(原文是他)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裏。』彌賽亞要降生於一個非常小的小城伯利恆,同時,彌迦也預言耶路撒冷城會被毀滅,因此,不要只把眼睛注目在大的地方,很可能那個大城就如同所多瑪與俄摩拉,也不要小看小城,因為這城是彌賽亞降生的地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